告天。” 夫人道:“要不,先吃了饭再做也不迟。” 赵抃劝慰道:“唉,吃饭晚一点不打紧,还是先做正事吧!要不然,我心里堵得慌,饭也吃不香。” 夫人无奈地摇摇头:“你啊——!” 毛彦志走出去先到佛堂,赵抃也紧跟而去…… 6、府衙 日 第二天,赵抃上堂,惊堂木一拍:“升堂——!” 衙役喊道:“带犯人上堂——!” “威武……”声中,衙役押上十多名犯人上堂…… 犯人们个个跪下,吓得双腿发软,全身颤抖…… 赵抃堂上宣布:“判处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为首者刺配边陲,立即执行!” 赵抃宣布判决后,衙役押张三、李四、王五带上脚镣手铐押走…… 接着,赵抃宣布:“其余从犯当庭释放!”并说:“往后你们一定要正当谋生,好好做人哪!” 众人纷纷叩头谢恩,大呼:“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 (旁白):“赵抃通过焚香告天,考虑了此案的前因后果,终于下定决心,果断对三名为首者判处刑罚,其余人全部当堂释放的决定。众人表示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消息传出,百姓欢呼雀跃,更加信服赵抃的为人了。” 7、赵府 日 某日,赵抃心情特别好,正坐在雷氏琴前弹起悠扬的琴声,白鹤也在一旁翩翩起舞,夫人和毛彦志都十分高兴地站在一旁,听着琴声…… 突然,赵抃停了下来,对站在身后的夫人道:“夫人,我又想起府学的事,也不知府学的情况怎样了?” 夫人:“难为你总将府学的事挂在心上。要么。今日我也同你一道去看看,看到孩子们我心里就开心,老爷,你说可好?” “好啊,”赵抃站起来,道:“夫人,保管你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心情就豁然开朗,振奋起来。走,彦志去府学。” “是。”毛彦志回应道。 8、成都府学 日 赵抃携夫人和毛彦志走在府学里,边走边看边说…… 夫人欣喜地:“老爷你看,这里古朴庄重,环境幽雅,浮躁的心啊,很快就能安静下来,难怪你会想来。” “是啊!每每听到这此起彼伏的诵诗声,望着孩子们摇头晃脑的沉醉样,我的心就如同被洗涤过一般,洁净清爽了。”赵抃感慨地说道。 当经过一间石室时,里边朗朗的诵读声忽然停了下来。突然,正在授课的先生跑了出来,一下子跪倒在赵抃面前喊道:“大人,学生向您磕头了,您还认得学生吗?” 赵抃一时惊诧莫名,待对方抬起头来,细细一看方认出来:“你,朱家的儿子朱文!” 夫人点着头道:“哦,当年在江原县学读书的娃娃,想不到现在都已成栋梁之材了。” 站在一旁的山长对赵抃道:“哈哈,可喜可贺!赵大人,您当年在江原办学的善举已经有成果了,功德无量呀!” 朱文感激地说:“要不是大人您的恩典,我朱某哪有今日。” 赵抃伸手扶起朱文,道:“哎,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身为臣子,老夫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培养栋梁之材。” 朱文道:“我朱文无能,有负大人栽培,也无法报答大人的大恩大德,实在惭愧之至……”说道最后,朱文激动得哽咽起来。 “不会的,你千万别这么想,教书育人,乃百年大计,比当个一官半职贡献大呢。今后,你只要潜心教学,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赵抃拍拍他的肩膀,勉励道。 山长听得连连点头,并感激地说:“十分感激赵大人对府学的支持,老师也安心教学了!” 赵抃连连点头。 9、浣花溪畔 日 一天,赵抃携毛彦志来到成都浣花溪畔,走到一座祠前,赵抃站在祠前看着,只见上书“杜工部祠”…… “杜工部?”赵抃念着道:“这不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吗?”他喜出望外,急急跨入祠内,对着杜甫的塑像倒身便拜。 毛彦志点着头,也朝杜甫的塑像拜着…… 赵抃边走边看到:“杜甫是我极为敬佩的诗人,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我息息相通。他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小就背的滚瓜烂熟,立志长大要像杜甫那样心中装着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排忧解难。” 两人走着走着,眼前的祠堂,赵抃越看越不是滋味。祠堂破败不堪,门上朱漆剥落,堂内布满灰尘,杜甫的塑像被几丝蛛丝网缠绕着…… “可惜呀!可叹哪!”赵抃自言自语道。 “老爷,可惜啥?可叹又是为何?”毛彦志一时不明其意向。 “可惜我大宋子民对先贤还是不够尊敬,可叹一代圣人的祠堂,竞落得如此地步,他若泉下有知,岂不心寒?”赵抃惋惜道。 “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是好呢?”毛彦志见他面色凝重,沉默不语的样子。 沉默良久,赵抃终于下决心道:“我们将这祠堂重新修缮,你说怎样?” “你把钱往这里投,又要成为别人弹劾你的把柄了。”毛彦志忧心忡忡地说。 赵抃仿佛未听见似地,迈着坚定脚步大踏步出去。 10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