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寒门闺秀(作者:李筝)

第267节


子收回来以后,杨彦亲自看过,又问过几个人的意见,最后点了王锦文为状元,赵安齐为探花,顾少霖、贺子谦、莫君择等人都名列二甲。
  尽管有人暗地里觉得皇上似乎有些任人唯亲,但王锦文的才学和赵安齐的才干却很快让他们闭上了嘴。
  王锦文和赵安齐都帮着杨彦处理政务好几年了,经验丰富,眼界也高,当杨彦将前三甲在会试和殿试的试卷公开以后,便没有人再有异议,所有中了和没中的仕子们都心悦诚服。
  甚至有人认为作为榜眼的南方才子展云帆的卷子答得似乎还不如赵安齐的好。
  杨彦曾私底下对安然说:“若子贤不是你哥哥,这回榜眼还真是他的。但我已经点了锦文为状元,再将榜眼给了子贤,只怕人家真要说我任人唯亲了。不过我看那展云帆都年过三十了,相貌身材都比子贤差太远,若让他去当探花郎,实在缺少美感。”
  安然嗔了他一眼,但随即自己也笑了。那个展云帆个子不高,估计不到一米七,偏偏还有些发胖,估计得有一百四,今年三十四岁,的确不如二十出头玉树临风的安齐英俊。
  安齐跨马游街的时候,安然没有看到,不过,听说有很多大姑娘小媳妇往他身上扔鲜花和瓜果,由此可见他这位探花郎是多么受欢迎了。可惜他已经成亲,娶的还是太原王氏的嫡女,如若不然,只怕京城里很多人就都想抢了他当女婿的。
  杨彦原本是想留着王锦文和安齐在京中的,毕竟他们对政务也算熟悉了,不管派到那个部门,都能很快上手。但为他们的长远考虑,还是得去地方锻炼几年才行。
  其实现在地方上不差人,差人的是中央。因为安王叛乱,本身就杀了一些官员,安王伏诛,又连累了一批官员,这些大多是京中的。而地方的,太上皇杨昊当时并没有清理。
  不过,现在倒是一个机会。
  杨彦有心将地方上考绩不佳官员的全都换了,又担心这些新上任的官员不能及时上手,于是让吏部办了一个短期的岗前培训,又让吏部尚书亲自过去讲话,告诫这些未来的地方官员,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等等。
  借着安齐还在京里,又催促蜀王赶紧去赵家提亲。
  却说那天杨氏也在,正与顾宛娘说起顾少霖的婚事。
  顾少霖中了进士,本身又是皇后外家,上门提亲的媒婆都要踩破门槛了。杨氏也体会了一次挑儿媳妇挑花眼的欢喜,不过到了后来竟然是白欢喜一场。顾少霖不同意!
  杨氏这就是来找顾宛娘诉苦来了。
  儿子当初对那周氏不好,其实也有安然的因素在,如今还不肯成婚,杨氏觉得还是因为安然。
  顾宛娘虽然能体会嫂子的苦处,但听着这话却有些不大好听。他们家然姐儿都嫁了这么几年了,孩子都要满两岁了,怎么霖哥儿没有好姻缘还是怪她的然姐儿?当初然姐儿可从来没有答应过要嫁给霖哥儿的。
  现在家里是王静妍这位少奶奶当家,听说有官媒上门,她本以为是有人看她怀孕了,想将女儿送给安齐做妾,便也不想见人,让自己的陪嫁朱嬷嬷去接待打发了就算。哪里知道等朱嬷嬷回来,却是神色大变。
  王静妍奇怪地问:“怎么回事?到底是哪家请来的媒婆?”
  看朱嬷嬷的样子,难道对方还不好打发?要知道,现在安齐可是正二八经的国舅爷,谁敢不给他面子?难道他们不答应,还有人能用强不成?
  谁知朱嬷嬷却让王静妍屏退下人,这才小声道:“少奶奶,那媒婆不是给姑爷提亲的,而是给老夫人提亲的!”
  “什么?你再说一遍!”王静妍不顾自己几个月的肚子,吃惊得几乎跳起来。
  朱嬷嬷苦着脸道:“少奶奶,真真的,奴婢没听错,都反复问过好几遍。说是蜀王殿下让来,向老夫人提亲的!”这到底算怎么回事啊!哪有儿女都成家了,寡母还嫁人的?她陪嫁过来也几个月了,看起来老夫人完全没有再嫁的心思啊,这蜀王殿下到底怎么……
  这要是传出去,人家会怎么看老夫人,怎么看皇后娘娘?怎么看姑爷?赵家的声誉可就全完了。
  王静妍赶紧道:“快,快去告诉老夫人,请她拿个主意!”
  王静妍从未考虑过婆母会再嫁,她为难的只是如何拒绝而已。毕竟,这不是一般人,是蜀王啊!对了,丈夫不是和蜀王也相熟的吗?蜀王既然有意,怎么也不先跟安齐透个气?这冒冒然的就让人来提亲,也实在太冒失了。
  当顾宛娘听说蜀王请了官媒来提亲,一时间眼睛都红了。之前丈夫不是说会想办法脱身,摆脱蜀王的身份,重新回赵家渡吗?怎么这样突然,都没有跟她说一声又来提亲了?这可怎么办?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
  她要是答应了,人家会怎么看她?怎么看自己的一对儿女?可要是不答应,自己和丈夫又如何能团聚?
  杨氏一听,也怔了。这小姑都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要嫁人?居然还是蜀王来提亲?小姑和蜀王什么时候看对眼了?
  杨彦对着王静妍不高兴地斥责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的事情还拿来问你婆婆?直接让人打出去就是了,还犹豫什么?你小姑现在可是皇后,你婆婆如何能再嫁?”M.jZFcBj.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寒门闺秀(作者:李筝)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