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展开报复,所以自己现在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把柄落在他们手中,否则日后必将会为他们所利用。 高俅想定,立刻连下军令,严令各地宋军遵纪守法,不可再侵扰百姓,否则军法处置! 此令一出,各地百姓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紧接着,派出去的斥候密探也带回了郓州贼寇的情报,原来败逃的几路梁山贼寇都逃回了郓州,但梁山贼首郑临风恼怒他们丢掉城池,已将邓元觉、林冲、王寅等一大批大贼头子都抓了起来,整天发怒,梁山贼寇目前是人心惶惶。此时的郓州,共有梁山贼寇约六万人,外加三万刚刚投降的西军共九万人。其余的贼寇都分布在从西到南再到东的战线上,被三路朝廷大军死死拖住了! 高俅闻之更是大喜,很明显,贼寇内部已是自乱了阵脚,同时,高俅一听三万刚刚投降的西军也在郓州内不由眼中一亮,心下一喜,为何?这三万西军可是被迫投降的贼寇,自己若能跟他们取得联系,只要允诺他们一切既往不咎,想必他们必会回心转意,而只要他们能答应,自己就立刻可以得到三个好处,一是有这三万西军作内应,郓州城必不攻自破。二是重获三万大军。三是也可向嘉王一派证明自己的清白。至于太子那边,自己出于大局考虑为了整个剿匪大计的成功而不得不这么做,想必他们也能理解,而等战役结束向朝廷上报详细军情时,自己也会如实上报西军的这一短暂叛变,并故意淡化河北军在此中的作用,以此来向太子示好。如此一来,两边都给了面子,一场祸事就可避免了。 高俅打定主意,立刻派出密探重返郓州去与西军取得联系,几日后,密探带回了西军主帅刘法的儿子刘正彦的亲笔信,刘正彦在信上说西军只是迫于无奈才投降的贼寇,他们的心还是属于大宋的,自己的父亲刘法此刻就是假托要回西北安顿家眷而得已离开的京东西路,实际却是去东京想办法鸣冤去了,宣抚使大人若能保证既往不咎并替他们向朝廷求情,他们当然愿意重回大宋和东征军,杀敌报国,戴罪立功! 高俅看完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得意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顺利,简直太顺利了!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原定计划进行着,自己真是料事如神,计谋入神,用兵如神啊! 如今,彻底收复京东西路已只在弹指之间,此战过后,他就是大功一件,不但能赢得皇帝嘉奖,甚至还能青史留名。而就在昨日,他也刚刚得到东南那边的消息,令他惊讶的是主持西北军务十几年,用军经验无比丰富的童贯居然已在东南吃了数场败仗,不但没能收复东南失地,还又丢了几个州县!将他与童贯一比较,孰强孰劣一目了然,他简直就是诸葛孔明转世,这种感觉让他不由轻飘飘起来…… 高俅立刻给刘正彦回了信,与他约定好了里应外合的暗号与时间,待密探一走,高俅随即下令大军打起精神,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他站在济州城高耸的城墙上看着北方郓州的方向,脸上写满了大仇即将得报的快感。 “兄弟啊,孩儿啊,你们等着,我就快可以给你报仇了!” 520,剿匪将成?(2) (挤了一天车,人山人海中奋勇杀出,此刻极度疲劳,努力码了一章,明天就上班了。。。。) 七月二十六日一大早,高俅亲率东征军主力九万余人正式开拔朝着郓州城而去,途中遭遇数小股梁山贼寇的抵抗和骚扰,但都在大军的进攻下望风而逃,同时斥候也不停回报,梁山贼寇驻守在郓州外围数个方向的四五万大军正在急速往郓州城撤去。 高俅得到这个消息后只是冷冷一笑,贼寇很明显想在郓州城附近集合兵力与自己展开决战,可这不正合自己心意?正好可以将贼寇一网打尽!他随即下令大军立刻加快步伐! 两个时辰后,前方先锋军回报,大军已抵达梁山泊附近,问是否攻上山去? 高俅暗付,梁山泊是梁山贼寇的发源地,据说梁山贼寇的中心虽已转移到了郓州城,但他们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仍在梁山举行,而且他们还有许多重要机构也设在梁山上,可以说,梁山泊是梁山贼寇心目中的一块“圣地”,所以,若能攻破梁山泊定能给贼寇的信心予以重创! 高俅随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转而对梁山泊发动进攻,数万禁军抬着攻城武器,从山路往梁山上攻去,但自上山开始,他们便遭遇到了梁山贼寇的不停骚扰,从山路两边的密林中、树木上、山岩后、峭壁旁,时不时就有夺命的箭支飞来,宋军虽有盾牌也是防不胜防,不时就会有宋兵中箭倒地。 宋军不胜其烦,想反击,但在陡峭的山路上,面对攀岩走壁如履平地的梁山贼寇,宋军根本追不上,便是派出小股部队舍命去追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