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难背离?自当随殿下同进同退。” 孙太后满意的点头,叹道:“好孩子,哀家将濬儿和王府都交给你了。有为难的急事,尽可以传信给会昌侯府传信,请他们帮衬;不着急的,便每月节礼带沂王进宫请安时告诉哀家。” 万贞点头应了,孙太后又道:“王府新开,论理应有长辈护送。然而,哀家身份不便,只能派阿婵随你们一起走一遭了。” 沂王连忙道:“皇祖母,有贞儿和梁伴伴陪着孙儿就可以了。王奶奶要陪着您的,不用她去。” 孙太后心疼的抚了抚孙儿的鬓发,温声道:“不让阿婵替祖母走这一趟,祖母不放心啊!好孩子,你别怪祖母不亲自送你。实在是……祖母留在宫中不动,慈宁宫也就不敢轻举妄动。祖母要是去了王府,反而要给你添出许多麻烦来。” 沂王似懂非懂的点头:“皇祖母放心吧!孙儿会好好地!” 孙太后笑了笑,又问万贞:“贞儿,王府如今没有长史,你和梁芳便是管事的人。梁芳姑且不论,你去王府,准备怎么办事?” 万贞回答:“殿下年幼,不必与人强争朝夕。奴以为王府第一要务,是警卫安全,护持殿下平安长大。再则,殿下已到了启蒙年龄,再怎么招忌,蒙师还是要有的。只要先生不是进士,不出于世宦之家,想来关碍不大。另外,王府以后恐怕赏赐有限,俸禄能否及时拨付,也不好说。奴还想趁早取些本钱出来货殖生息,防止日后用钱有为难之处。” 孙太后满意的笑了起来,拍拍她的手道:“当初你说自己想经管外务,学个一技之长。哀家就觉得你这孩子有见地,堪托腹心。如今看来,哀家叫阿婵她们多带带你,真是一点都没错。” 万贞躬身道:“都是娘娘栽培。” 孙太后依依不舍的抱了抱沂王,柔声道:“乖孙儿,来日方长。你和贞儿、梁芳回沂王府罢!多听他们的话,等先生请来了,要认真读书,不可以躲懒,知道吗?” 沂王用力点力头,目送孙太后的凉轿离去,这才在万贞和梁芳的护持上登上了午门外备好的王驾,直奔新开的沂王府而去。 他从出生就长在宫廷里,除了有数的几次外出,从来没有离紫禁城这么远过。小小年纪,就父母远离,祖母分别,纵然他从小就已经习惯了与侍从相处,多过于和祖母、父母亲近,此时也不禁惶然抽泣。 万贞将他抱在怀里,也不说话,只是轻轻的抚摸着他的脊背,直到他哭得累了,靠在她肩膀上睡着了,才轻叩壁板,示意车驾慢行。 沂王却没有睡沉,车驾稍稍一慢,他就睁开眼睛看了万贞一眼,用力搂紧她,喃喃的说:“贞儿,现在我身边只有你啦!你可不能像别人那样离开,要一直陪着我!” 万贞回答:“好,我会一直陪着你。” 第一百零七章 傍桑阴学种瓜 沂王府并非新建,而是礼部和宗人府在确定景泰帝的意思后,将永乐朝时的旧汉王府修整,改建出来的。汉王谋逆被杀,这府邸几十年被人视为凶宅,当然不可能保养得有多好。而且时间又短,宗人府揣摩着景泰帝的心意,并没有大兴土木。也就是调集工匠把府门、正殿、前庭一类的门面功夫做了做。 太后点选的侍从,先前已经用车马送了几趟用具过来,只是还没有全部铺设开。等到王驾回来时,王府的前庭还摆着许多箱笼、家私。 倒不是仁寿宫的人不当力,而是除了院墙、门房、倒座、正殿和两翼偏厢外,整座王府的左右跨院、后院、府库什么的基本上都没有修整,几乎还是上漏下湿,不蔽风雨的破屋。 沂王现在虽然不能用越制的东西,但当了近四年太子,又有万贞理事掌库,每年节庆应得而攒下的财物,也不算少。有孙太后亲自出面收拾,景泰帝派去清宁宫收整殿宇的内侍,不敢强夺,只能由着梁芳把东西全带了出来。 如今王府后面的府库未修,东西无法存放,左右偏厢的空房也摆不了那么多,可不是只能在前庭里堆着么? 王婵和梁芳深感景泰帝欺人太甚,都脸色铁青。只不过人家形势比自家强,如今王府外面还有东厂番子、锦衣卫监守,他们虽然气怒,也不敢当面大骂。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