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而商人在这个时代又分为铺商和行商,有固定的铺子经营的就会在黄册上登记为铺户,没有固定经营铺子的便是行商。 武家虽然开着烧饼店,却规模不大,并不符合铺户的标准,因此一直都算是民户。 本朝的政策对小老百姓和小手工业者还算是比较宽和的,如老百姓自己编个小筐,卖点小菜,绣个帕子什么的,都不会被归纳为商人的行为,顶多算是百姓创收的副业而已。 武家的烧饼店也是如此,不过卖几个烧饼罢了,挣来的钱给一家人糊口都不够,哪里还有余力交税服役。 再说,谁会闲着没事,盯着一个卖烧饼的是铺户还是民户呢,普通老百姓压根就不会想到这一点。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梅娘手中开着两个酒楼一个学堂,从规模上看,的确已经属于铺户了。 武大娘一介女流,压根就不会想到什么民户和铺户的区别,就算她想到了只怕也不会主动去申请变更户籍,因为在她心里,酒楼和学堂都是梅娘的,是梅娘以后出嫁的嫁妆,她肯定不会占为己有。 梅娘虽然知道民户和铺户的区别,可是这两个酒楼都是她租的,并不是她自己的铺子,所以她也不能去申请变更户籍,她总不能把自己的户籍落在人家铺子上吧? 而且她也不愿意让武家从民户变成铺户。 古代的士农工商,商人是最底层的,开国初期甚至还有商人之子不许读书入仕的规定。 虽然现在对商户的限制已经逐步放开,可是民户和铺户在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这种政策上的空子通常无人会在意,可偏偏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举报她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想给他们家添堵,甚至想阻碍武兴读书的前程。 梅娘默默思忖着,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大不了先把她的户籍单独迁出来,成为铺户,虽然那样她就成了商女,但是武家依然是民户,不会影响武兴读书和武月出嫁。 这个时代办事全靠人力,效率十分低下,她们饿着肚子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被差役叫进去。 差役领他们进了一个小屋,里面有几个小吏,各自占着一个桌子,手边是各种卷册。 “你们是武家的,户主是……武孟氏?” 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留着山羊胡子的小吏翻了半天册子,才找到武家的记录。 武大娘连忙上前,说道:“是,大人,我就是武孟氏。” 小吏仔细看着册子,问了武大娘几个问题,无非是家中几口人,做什么生意,一年有多少收入,连除了烧饼还卖些什么,每天卖了多少鸡蛋都要问个清清楚楚。 梅娘听得都耐不住性子了,却也知道这是户籍的规定,若是民户经商范围超过一定的规模,那自然就要被归为铺户了。 等问完了烧饼店的日常,小吏便看着眼前一张大纸,说道:“有人举报,说你家除了烧饼店,还开着两个酒楼,规模不小啊?” 武大娘想替梅娘遮掩,却被梅娘抢先答了话。 “大人说的是,那两家酒楼都是我开的,都在南城,分别叫梅源记和南华楼。” “南华楼?”小吏原本昏沉的眼睛顿时一亮,“就是那个名满京城,还会做番邦菜的南华楼?” “梅娘不敢,大人过誉了。” 小吏的脸从厚重的册子中抬起来,认真地看了几眼梅娘。 “小小年纪,当真难得啊!” 梅娘微笑道:“大人什么时候有空儿,可以去南华楼尝尝我的手艺,梅娘一定亲自下厨,让大人吃得满意,吃得高兴。” 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