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7节


    八旗的战斗力正在飞速下降,过去那种一万精锐就能和五六万明军对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别说优势,如果对上明军精锐,一比一能不能打赢都是未知数。

    毕竟在数年的战争磨砺下,明军当中也涌现出一批脱颖而出的英雄部队。

    朱由榔还正在让枢密院策划,给一批在战争中立下过巨大功劳,发挥过关键作用的部队,授予荣誉称号,就像海军的“铁人营”一样。

    所以,当辽东方面传来明军千里渡海奔袭,控制朝鲜,登陆辽东半岛的消息,忧心忡忡。

    因为从前线的消息传来,登陆的明军,就是当初在明军攻克浙直的战役中,立下殊勋的刘国轩部“铁人营”。

    多尔衮先是以替换看守陵寝的名义,调动两黄旗数千人马连夜进驻盛京,然后封锁关内外消息,尽量避免辽东方面的消息传来。

    但多尔衮能封得住山海关,不让辽东信息传入,却封不住早已知道结果的锦衣卫细作们。

    自从光烈二年以来,锦衣卫重建已经快四年了。

    情报网的铺设十分迅速,重点先是在江南、川陕和山西地区,随着江南光复、姜镶起事、川陕收复以后,锦衣卫的工作重点就转变到了北方满清的核心统治区域。

    对于山西、襄樊这种边缘地带,锦衣卫的工作主要是暗中支持抗清力量的壮大,而对于北京及周边,这些满清控制比较紧的地区,锦衣卫更多的则是探马司为主的情报工作。

    为了向北京安插人员,锦衣卫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先是从山东下手,江南丢失以后,大运河并未完全废弃,虽说不能从浙直继续获得漕运补给,但已然可以从淮北、山东抽血。

    锦衣卫便利用漕运上的人员便利,将组织铺设到天津,而后逐渐渗透进京城。

    为此,至少耗费了不下五万两白银。

    锦衣卫是军中唯一一个不受枢密院和大都督府辖制,而直属天子的单位,军费也是走的独立账本。

    去年一年,锦衣卫就耗费了三十五万两,颇受都察院审计署的官员非议,因为各个部门之中,只有锦衣卫的账本可以不用写具体使用方向。

    当然,锦衣卫也不能没有监督机制,否则一样会出大问题,其部每年预算、决算,分为两个账本,一个粗略的交给审计署存档,一个详细的交给御前的中书科存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中书科的档案,只有天子近臣的中书舍人知道,算是机密文件,每五到十年解密一次,交予都察院核查。

    除此之外,锦衣卫内部,也设立有内视司,类似于以前的南镇抚司,负责监视、审查、执行纪律,独立于其他部门,可以绕过指挥使,向天子上报。

    在收到辽东方面的消息后,在北京周边的锦衣卫探马司缇骑迅速行动起来,通过煽动民间舆论,来扩散消息。

    很快,虽说多尔衮封锁了消息,但辽东方面的种种消息还是逐渐满天飞起来。

    而且越传越离谱。

    “听说了吗?官军在辽东登陆了十万大军,何洛会手里只有几千人马,被重重包围,眼看就要完蛋了。”

    “你这是几天前的老消息了,现在盛京已经丢了,听说山海关以东都被官军收复,过不了多久就要打到这边来,之前不是有人看到两黄旗往山海关调兵吗?就是怕官军攻破山海关!”

    “都说这关外是满清的龙兴之地,如今盛京一丢啊,这龙脉里面的龙气,可是就……”

    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总是丰富的,再加上锦衣卫缇骑的兴风作浪,而且也并非空穴来风,两黄旗数千人马的调动瞒不住谁,而且多尔衮还让正在北直的一镇新军向山海关方向运动,随时准备策应支援盛京方向,更是坐实了大家的猜测。

    消息也很快传入了居住在满城之中的八旗贵族们耳中,更是犹如一枚深海炸弹,瞬间激起无数涟漪。

    八旗军事贵族们,尤其是不少两黄旗大臣,既惊骇于明军居然已经打到满清的龙兴之地,又愤怒于多尔衮的刻意隐瞒。

    要求多尔衮必须要给一个说法。

    正黄旗内大臣索尼甚至入宫求见太后,探寻具体情况。

    多尔衮闻询震怒,这才几天啊,北京城里,消息越传越离谱,人心浮动,还波及到了中上层。

    迫于无奈,多尔衮只好招来在京的八旗高层,告知了真相,否则照这个趋势下去,舆论只会愈加严重。

    清廷终于承m.JzFCBJ.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