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此时,徐夙忽然莫测地笑了。 该来的人来了。 殿外的小内侍似乎不敢直接在众臣面前禀报,而是告诉了阿六,再由阿六低声禀明元琛。 只是一瞬的犹疑,元琛便明白了徐夙的用意,说道:“宣。” 而当那人走进殿中时,元琼也懂了那两个字背后的意思。 那人所行的每一步,都让众人目光跟随。 他跪在空荡荡的殿中央,横眉敛容一如三年前认罪的样子:“罪臣程蔚参见陛下。” 再也没有人说话了。 徐夙似是满意,缓缓立于程蔚身旁:“陛下,厉火营仍是君王的厉火营,便按各位大臣的意留在都城也无不可,让应毕时手下三十万将士出征丹城便是了。”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与大殿中压抑异常的气氛对比明显。 元琼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谋逆当日徐夙就让人当众斩杀应毕时,却把剩下的关了起来听候发落。 应毕时手下的将士本是程老将军营中的,一直跟着程老将军和程蔚。 次此谋逆,其中很多人都不愿服从应毕时,只是他们都没有别的选择,比起骨气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养活家人,比如先保住自己的命,这都是他们的选择。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更加珍惜下一个选择。 选择戴罪立功,选择跟随旧主。 这便是徐夙找来程蔚的原因。 元琛让程蔚起来。 至此,仍然没有人说话。 祛暑的冰块在墙角化开,水滴声有节奏地响起,莫名难捱。 元琼知道,没有人说话,不是因为朝臣们都同意了。 而是他们在等哥哥的态度。 程老将军的兵权是先王收归的。 程蔚也是先王亲自下令,再不得出现于宫中的。 众臣都在等哥哥的回答,等他是不是要再一次推翻先人的规矩。 一旦今日他又应了,那他们便不得不考虑,这一次次的逾矩行为是不是说明,未来很快就会有风浪波及到他们身上。 元琛手指交叉,轻点手背,自然知道这些人在顾虑什么。 除了他的逾矩,大概他们也想知道徐夙在他这里到底有几分的重要性。 他自嘲地勾了勾嘴角,君王真是难做。 徐徐扫过殿间的人,元琛与徐夙对视了一眼。 最后,他的目光停在了杨旭的身上,悠悠地将这个难题抛回了他的臣子身上:“杨大人,你觉得如何?” 闻言,那个与程若海向来不合的人深深作揖,压弯的腰能看见凸出的骨头。 像有一根针抵在了有弹性的牛皮上,再用一点力就会戳破。 众臣都屏气凝神,眼神如芒刺般扎向杨旭。 但当杨旭再起身时,他哑声说道:“程小将军带着剩余三十万大军与二殿下同去,此战定能大捷。” - 在赵子季和程蔚带兵前往的两个月中,大小战报传来无数。 借了杨旭的吉言,最近传来的都是捷报。 秦国似乎有了和谈的意思。 成月殿中,元琼望着外面苍蓝的天,笑了笑。 杨旭讨厌程老将军,大概只是讨厌老将军以前在战场上总是自作主张地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事,因为他太固执了,受不了这种如同耍赖一样的说法。 但如果扒开那层皮呢,问问杨旭真的厌恶程若海吗? 一定不是。 她甚至怀疑,程老将军告老还乡时,杨旭比谁都惋惜。 算了算,应是到了散朝的时候。 元琼理了理头发,起身往外走。 在出宫的必经之路上,元琼靠在转角处,百无聊赖地听着先出来的人气愤地大骂。 仔细辨别一下,骂得果然是徐夙。 她好笑地摇摇头,踢了一脚地上的小石子儿。 也不知道他今日又干什么了。 石子儿重重撞到对面的墙又滚了回来,只不过方向变了变,滚到另一个人脚边。 ?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