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最近发现有不少读者是果子ios用户,ios用户在晋江app充值会有40%手续费,建议开网页充值,app看书。 *央视几年前做了个缺德街头采访,“你幸福吗?”。 第98章 ◎林丹丹再斗恶婆婆◎ 要说哈佛最大的好处是, 没多少人在意她的男朋友是谁,甚至大部分人不知道报纸上的八卦。能进哈佛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学霸,学霸们想要应付哈佛的学业也挺吃力, 根本顾不上其他的。 离开狗仔队满天飞的曼哈顿, 波士顿也没有什么狗仔队能敬业到跑到校园里追着她拍照,实话说她现在没有新闻价值,只有跟小肯尼思在一起才有新闻价值, 于是她的校园生活极为平静。 研讨会气氛热烈,学生和教授共同讨论什么是“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为什么无效沟通会导致恋爱关系崩溃,为什么恋爱关系崩溃后还是有人不会分手或离婚。 教授问张文雅, 中国普通人的恋爱关系跟美国普通人的恋爱关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没有什么不同,究极都是必须有“爱情”, 但更多的人只是为了搭伙过日子,因为“必须结婚”。 学生们都不懂为什么“必须结婚”, 又开始讨论恋爱关系难道不需要有“爱情”吗?约会可以只有好感, 不需要爱情,但进入到稳定的恋爱关系后没有“爱情”为基础,那是多么奇怪呀!等于是“欺诈”。 张文雅发现自己又必须解释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必须延续后代”的思想。 学生们认为这是人类本身“延续基因”的概念使然, 所有种族都是一样的, 但为什么中国人会有更迫切的需求呢? 张文雅承认这是她的知识盲区,也试着解释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概念造成的,中国人对于延续“姓氏”有着病态的追求,反而不是“血脉”, 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也能成为家族的继承人。 这就是学生和教授都不能理解的问题了。 张文雅又说, 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仍然被传统裹挟, 并且被新时代的社交网络裹挟:如果你到了适婚年龄而不结婚, 那么在社交层面上你可能会被认为是“有病”的,身体或是精神方面的“有病”,父母会觉得你“不可理喻”,会觉得“丢面子”;迫于压力,年轻人只能在可能没有“爱情”的前提下恋爱、结婚。 教授听懂了,接着便讨论,作为个人需不需要服从父母的意愿——这个问题在西方当然也是存在的,典型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超过职业,职业只是维持你的生存,爱情却能带领你超越时间,罗密欧和朱丽叶都没有工作,但不妨碍他们成为爱情的象征。 学生们都笑了。 * 下了课,泰勒送张文雅回宿舍楼。 他学了一年半的中文,不过身为abc也没有什么优势,一样被四声难倒,怎么说都带着一股儿外国人的腔调。 他差不多每天中午都跑来问她要不要一起吃午餐,哈佛有学生食堂,吃的相当不错,配得上顶尖名校的身份。但他不是唯一一个想跟她在一起吃饭的男生,美丽的中国女孩身边总是有许多男生想要跟她说话,新生会借口做作业,邀请她参加学习小组;其他男生有的想邀请她参加周末派对,有的只敢跟她搭讪,也有自命不凡直接想约会她的。 张文雅一视同仁,全部拒绝,唯一的例外是泰勒。 她很忙,唯一能用来社交的时间只有一日三餐。好吧,周末也会去参加派对放松一下啦,但派对也挺没意思的,基本就是酒精的狂欢,学生们都觉得大|麻不算毒品,因而派对上最受欢迎的东西总是酒精和大|麻。 泰勒已经是个纯美国人了,但家里的家教还是偏中国式的,好孩子从不沾大|麻和其他小药丸,也会小心看着不让她碰那些她不懂的东西——有学生自己烤曲奇饼干在派对上出售,里面的加料就是大|麻,很受学生们欢迎。 第一次听说曲奇饼干里居然会放大|麻可把她吓了一跳:还可以这么干?不过想想,大|麻也等于是香料,当然可以放。 泰勒是学神级别的,智商高达180,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哈佛、耶鲁抢着要他,最后他还是选了哈佛,说是看中哈佛的通识教育课程;已经决定本科毕业后去麻省理工深造,硕博连读,或者读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