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辉的这个新年邮件,在天朝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股市一片火红,公司蒸蒸日上的情况下,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但是,许多年后,很多人再次翻出江辉的这个新年邮件,2007年初,那是离经融危机非常近的一个时间点。 而从江辉的邮件中,却是已经可以感受出一种淡淡得担忧,这种担忧,再经融危机之后,会让大家更加的相信江辉的眼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除夕之后,第二天自然就是正月初一了。 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一大早,江父就起床了。 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大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感觉。 由于初一早上要求吃素,江辉起床后咬了个苹果,洗漱完毕之后就跟江萍去拜年了。 天朝的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江辉所在的小山村,自然是没有那么复杂的。 由于整个村的人都是姓江,往前五百年都是一家人,所以整个村有许多人之间都是沾亲带故的。 拜年也自然不可能搞得那么复杂。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的熟人,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只需要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万事如意”,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这样走马观花的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算是把拜年给对付过去。 从村头扫到村尾,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了。 下午和白雪、何玲煲电话,一整天很快就过去了。 初二就是去外婆家拜年,考虑到这次回家过年,也不可能在家待太久,初三的时候江辉还专门抽空去拜访了一下高三的班主任饶老师。 饶老师时少数改在武县一中坚守的高水平教师,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毕业于岭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的饶老师,算得上那个时候得高材生了。 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严格讲,是没有择业这回事的,当时毕业还是统一分配,分你去哪里就是哪里,无论是哪座城市,没有多少还价的余地。 当年毕业时流行一个顺口溜:“我是一块砖,东南西北任米搬,放在大厦不骄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