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于耳,搞得负责警戒的禁军将士们紧张不已。 王钰四张张望,终于发现,街道转角处,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那孩子振臂高呼,刚才那一声“万岁”恐怕就是他喊出来的。 “停下。”王钰命令道,车驾停了下来。后面的文武百官看到前方停止,都感觉意外,吴用林冲等人更是着急忙慌的赶上来,询问出了什么事情。只见王钰下了车,向那一家三口走去。 “王上这是干什么?吉时马上就到了,怎么在这里停了下来?”林冲疑惑的问道。 吴用也摸不着头脑,把衣袖一挥:“过去看看。”这两位大人一带头,其他大臣们也有部分围了上来。 王钰来到那一家三口面前,父母按着儿子就要往地上跪,他伸出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目光落在那个男孩的脸上,王钰始终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面熟。 “几岁了?”良久,他开口问道。 “回王上,小犬今年六周岁。”父亲急忙回答道。而母亲则是低着头,不敢直视领袖。 “这孩子本王看着眼熟,却又一时记不起在哪里见过。”王钰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那位父亲突然有些情绪激动,王钰身边的侍卫立即靠前,作出戒备的姿势。王钰挥手制止,却听那位父亲激动的说道:“前年年末,小犬一时贪玩,在街市上乱扔炮仗,惊扰了王上。王上仁慈,并未怪罪,反倒包了压岁钱给他!” 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个事。记得当时出云身怀六甲,自己即将为人父,看到这孩子,心中疼爱,包了压岁钱给他。 摸了摸那孩子的头,王钰笑说道:“好生读书,将来作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位国家领袖,朝廷首脑,在受禅的半途下车,就为了跟几个平头百姓说句话,这是什么表现?这是亲民的表现,当然,王钰这么做,不排除有作秀的成分。但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只有他会这样作秀。因为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有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观念。 京城西南角,高五丈,方圆六十多丈的受禅台巍然耸立。台分三层,坐北朝南,呈上圆下方状,除在台下四周护卫的士兵们,受禅台上没有一人。 京师卫三万精锐部队,早已在衣甲鲜明,旌旗漫天的排列在现场,威武不凡,等候着他们的最高统帅。 被俘的两位金帝,以及赶至京中观礼的各藩王,酋长,首领,大汗,四方诸夷长老等数百人排在西北角,静静等候。为了保护与会人等的安全,受禅大典是不允许百姓观礼的,否则今天这场盛会,恐怕会有上百万人参加。 王钰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赶到了现场,当王欢扶着他下车的时候,现场突然爆发出欢呼声!军队最先呼喊,王钰是他们的建军统帅,在他的统领下,大宋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将士们是衷心的爱戴他。 受禅台下,皇帝赵允同在几位内侍的陪同下,惊惶不安的望着他心中慈爱的相父。他身上仍旧穿着皇袍,到这里来之前,两位母后什么也没有跟他说,只是抱着他一个劲儿的哭。年幼的他并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主管赵宋历代先帝太庙的官员担任受禅大典的司仪官,王钰到场以后,他便站到了受禅台下,放声高呼:“请王上登台受禅!” 王钰此时,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了。他原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明白人,看透一切的人。可现在他发现,自己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眼看着黄袍加身,君临天下,竟然也会有些许激动。万众瞩目之下,这位大宋领袖龙行虎步,终于登上了受禅台,这个万王之王才有资格站立的所地。 从受禅台上望下去,一切尽收眼底,威武的军队,漫天的旌旗,令人窒息的肃穆,和无数双期盼的眼睛。此时,王钰雄心万丈,他有上百万精锐的军队,一万万优秀的人民,超过两千万亩的领土和实际控制范围,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和科学技术,有这样充足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个国家带向繁荣,带向盛世? “宋传至今,天数已终,我王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勤内政而富万民,拓边疆以利众夷。今四海平定,万邦来朝,民思贤主,臣望圣君,天日昭昭,神明意旨。赵氏深明大义,以帝位禅让我王,从此国兴邦昌,天下太平!” “奉传国玉玺!”司仪官一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