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转筒车就是水车,利用水的力量来带动车轮,将河里的水自动的导入水槽然后再灌溉到田里。这种工具诞生于隋朝,完整于唐朝。】 【它是不需要人力来操纵的,很精巧,古代版的全自动灌溉!】 巨大的木头制水车立在河水中,而河边就是整齐的农田。 有妇人拿着衣服在水车旁的小石阶上洗,水车在流水的带动下缓慢的转圈,发出吱口的轻微声响,水被水筒提起来,然后转上去再倾倒在水槽中,流向河边的田野。 妇人们欢声笑语,根本不觉得身边的水车可以自动运行是多么神奇的一幕。 这对于她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李世民抚须,满意的 点头,眼睛里都带着笑意::我就说,我大唐的农具也不差的。风机防火,风入口水热处 水车,他在民间的时候经常见到,尤其是河流繁多的南方地区。 被仙画提到,与有荣焉。 他问众臣:“众卿家不妨猜一猜,接下来的那件会是什么?” 他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 几位对民生颇熟悉的大臣,比如房玄龄、魏征对望一眼,异口同声的说:江东犁! 李世民乐呵呵的:“朕也觉得是江东犁。” 江东犁原本是江东地区的农人用的一种农具,后来因为好用,慢慢的推广到了大唐其他的州县。 可是,路小柒接下来的话却让大家都失望了——— 【除了水车之外,曲辕犁同样是让华夏百姓使用了千年的好东西。】 【它的最初发明者已经不可考,只知道是源自于唐代江南地区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他们将直辕和短转改为了短轨和曲辕,然后在前面安装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整架辕变得轻便小巧而且转起弯来很灵活,即使是女子也可以轻松操控。】3 一个看上去小巧的农具出现在了天幕上。 它的形状和线条并不复杂,但每一个弧度和角度看上去都那么的恰如其分,似乎已经无需再做任何改动。 就该是这个样子。 ——贞观的君臣们在失望之后,又笑了起来。 这曲辕犁,原来就是江东犁! 【一般史学家们认为,曲辕犁出现是农耕工具成熟的标志。】 【但换个话来说,就是已经也没太多可以发展的空间了。宋元两代只是在这些农具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细节的改进,而明清两代也没什么创造性的农具出现。就像是技术发展到头了,需要的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比如进入到蒸汽时代,才能引发更多更大的进步,不然不进则退。】 一说到这里,路小柒的声音就带上了嘲弄的沧桑和唏嘘。 【可惜的是,革命是有了,但和我们无关。】 朱元璋扶着脑袋,只觉得脑壳疼。 上—期仙画最后一段还历历在目呢。 怎么又来了?! 别骂了!别骂了! -……- 【好了,往事不要再提。】 【我们再来说从亩产一百斤到亩产四百斤,古人们做对的第二点,那就是古代的优秀农学家们,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总结并且引进和培育了更好的粮种。】 此话一出,观看仙画的各朝各代帝王们眼睛都亮了。 这个好啊! 之前的赵过看得大家都眼馋。 若是本朝的人才,那可以提前抢过来! 第31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四)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里有一支流派叫做“农家”,他们提倡的是“君民并耕”的思想。但想也知道,这样的思想肯定不会被君主们所采纳,到了先秦后期,农家已经悄然退出了政治舞台。】 咸阳城中。 李斯冷笑一声,想起了自己曾经学到过的一些关于诸子百家的轶事。 农家在当时可也算是显学,和儒家的思想有一部分重合,但也有一部分是天然对立。 孟子就对农家的许子十分不屑,甚至称其为今也南蛮觖舌之人,说他是有着奇怪口音的南蛮子。如果不是农家当初势大的话,那孟子根本不会将他放在眼里。许子的弟子陈相原本就是儒家子弟,后来转为农家,就像他一样。 陈相曾经和孟子论战,但被孟子打败。再后来,农家不受君主重视,也没什么新的变化,就慢慢的败落了。 李斯也不喜欢农家的理论。 “君民并耕而食”、“收获平均分配”…幼稚! 完全无视整个国度的现实情况。 已经得到权力的君主怎么可能会和庶民一样的去种地。所有的收获怎么可能无视身份平均分配? 就像他自己,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守仓库的小吏,而贵为秦朝的相国。 难道还想让他和庶民一样冒着大太阳去种地?那他那么辛苦,用尽心机要往上爬到底是为了什么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