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傅他人人喊打

第78节


    第81章

    武昭二十四年,鞑靼、夷戎、大齐三军于恭州边境对垒。

    夷戎以协战之名率先发动进攻,大齐武将梁崇光远在金水,回防不及,恭州被夷戎占去。

    大齐朝堂上下一片焦头烂额,人人自危,皆知恭州离上京不出几城,恭州一破,上京也岌岌可危。不少官员审时度势,悄声命家中妻妾收拾细软,他们人虽走不了,却可以先行一步送走家中老小。

    不曾想,这如意算盘落了个空。

    那臭名昭著,雁过拔毛的销金台不知从哪里提前得到风声,竟派人以保护之名,一一守在朝廷要员的宅邸前头,不许他们擅自离京。

    起初有人不服,问他季怀真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将人软禁起来,有如此本事不去前线杀敌保家卫国,竟用这些手段对付自己人。

    季怀真听说后,只笑,不说话,翌日一早就让那人如愿以偿,送他出京——只不过送的是一具尸体罢了。

    这样一番杀鸡儆猴的举动下来,朝中无人敢提离京一事。

    就在这些人百般不愿地做好了与大齐共存亡的准备时,夷戎不知又为何改变了注意,不但归还恭州,还连同齐军一起击退鞑靼。

    与此同时,一个说法悄然在上京流传开来——鞑靼人先前不是不愿退兵休战,唯有一个条件,大齐必须交出陆拾遗。

    虽初战告捷,但流言蜚语却甚嚣尘上。随即一同流出的,便是“陆拾遗”如何在汶阳设计歼灭鞑靼六千敌军,又是如何在回京路上虐杀鞑靼士兵,令鞑靼人对他怀恨在心,以及陆拾遗枉顾私情,从上京大牢中救出夷戎奸细之事。

    慧业馆内,有人不解道:“仗虽打赢了,可谁能保证鞑靼就此善罢甘休?若他们卷土重来,用同样的理由发动战事,届时又该如何?若只交出一个陆拾遗便可保大齐平安,为何不照做?”

    另一人义愤填膺反驳,说这人自私自利,不顾陆大人先前如何为国为民,竟要让他羊入虎口去送死。

    又一人道:“可陆拾遗无故火烧清源观是事实,虐杀鞑靼士兵也是事实,桩桩件件,哪件不是他做的?谁知他是不是倚仗功劳得意忘形,我看若不加以制裁,迟早变成第二个季怀真。”

    “在下有一个表亲是汶阳人士,前些日子来此投奔,也对说了几嘴汶阳战事。听说那鞑靼人所过之处,不留活口,见女人便淫奸,见老人小孩就杀,牛羊牲畜带不走,直接就地杀死,就算你跑了,他们也要追上你赶尽杀绝,你看哪里的地是红的,就知鞑靼人的踪迹。鞑靼人如此记仇,我看他们不会放过陆拾遗,陆拾遗在哪国,哪国就要倒霉。”

    “他陆拾遗既已与夷戎结亲,他还算是我大齐的人吗?他若心向着大齐,明知夷戎占我一城,为何还要放走那夷戎的奸细?”

    这下没人吭声了。

    一人叫嚣道:“如此,陆拾遗当然不算大齐的人。”

    一个人点了头,一群人都跟着点头,将陆拾遗先前的功劳与付出抹杀的一干二净。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真就将陆拾遗变成了第二个季怀真。

    这样的声音不止出现在民间,也相继上演在朝中。

    季怀真一身红色朝服站在首位,冷眼旁观着看这些人商量着如何劝说陆拾遗心甘情愿地到鞑靼去。

    有的是为了讨好季怀真,有的是与陆拾遗有利益冲突,有的则干脆随波逐流,其中不乏陆拾遗一党群情激昂地反驳辩护,却依旧于事无补。眼见战事初平定,大齐却先起了内乱。

    季怀真冷冷一笑,只可惜陆拾遗今日没来上朝,否则真应该叫他听听,去慧业馆看看,这就是他一心护着的,早已从内里腐烂的地方。

    他季怀真已经清醒了,而陆拾遗还痴心妄想着搏出个海清河晏来。

    当天晚上,季怀真亲自率兵将陆拾遗的府邸围了个水泄不通。

    去之前,白雪问道:“大人,可要多带些人?”

    “不必,之前不跑,现在更不会跑。陆拾遗哪里都不会去,他会束手就擒。就算他逃了,他的爹娘逃不了,他的同党更逃不了,若此时掌权的不是我,陆拾遗一定不会留在大齐。可偏偏掌权的是我,他一跑,我更不会放过其他人。是舍他一个,还是舍其他人,陆拾遗要比我想的明白。”

    白雪带人进去时,陆拾遗正倚在榻上好整以暇地看书,他穿戴整齐,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刻。见白雪来了,放下书卷,平和一笑,低声道:“去告诉你家大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下心服口服。只是可否让我去看一眼娘亲?”

    听到这话时,季怀真正坐在一处由人挖出的池子旁喂鱼。

    这府邸他先前M.JzFCbJ.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太傅他人人喊打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