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祝青君类似,也是想先修内功,再考虑外面的事情。 他说:“朝廷一时未必会糟,且出了乱子对我等未必有利。谁也不知道乱起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产生什么后果。” 祝重华也以为,祝青君与祝炼说得有道理:“要去撩架,就得防着别人还手。哪怕是伸嘴骂人呢?人不定反手打一巴掌。咱们先是西征,又是修路、挖渠、开荒,前阵子才与西番打过一场,都是要命费力的事儿,想干别的,且得缓缓。” 接着,依次也有人发言,也有比较支持赵苏、苏喆的,比如路丹青,也有比较支持祝青君的,比如刘遨。刘遨道:“凡事,最忌师出无名,不可衅自我起。” 祝重华的那句话很有道理,明着挑衅当然不行,来阴的,朝廷总有一两个聪明人,也不太好。静观其变为佳。 但赵苏、苏喆依然不改想法,都认为:“话虽如此,也不能画地为牢。” 双方争执了一小会儿,刘遨便问:“节帅,您的意思呢?” 祝缨问道:“大家觉得对外面不能不闻不问,是么?” 参差不齐的答应声:“是。” 祝缨道:“我知道了。说得都有道理,不问天下事,就无法控御一隅,只是时机、方式还要斟酌。眼下朝中还没明朗,贸然行事未必有利,且劝课农桑、教导百姓,以待时机。” “是。” 祝缨当下分了任务,要求刘遨的礼曹,在管理学校的同时,开始着手组织统一的考试。在此之前,都是各寨选人送县,县选人送州、州选人送至幕府。那是因为人手不足,有经验的人不多,刘遨来后,祝缨就有人用了。除了学生的升学,祝缨还将安南“科考”交给了刘遨筹备。 刘遨应命。 接着要求各州县的官员打起精神,于日常的治理之外,进行新一轮的人口、田地的统计。 然后是下令给西关守将,看好门户。通常,朝廷一旦不稳边境就会不宁。同时让祝晴天关注各方动态。 最后,让刘衍加快进度,把律条剩下的部分修订好交上来。 人人都有事做,各自思忖自己的活要怎么干的时候,祝缨宣布了散会。接着,将赵苏、苏喆、祝青君、祝炼、巫仁给叫到了书房,继续开小会。 ……—— 五人组合是有点奇怪的,考虑到他们之中有意见对立的,还有一直没发言的巫仁,看到的人都觉得祝缨是要给两派开解。 五个人也有类似的心理准备,不过都不打算放弃自己的想法。大不了,先把计划埋在心里呗。 五人在书房里各自坐下,祝缨道:“从现在起,还有一件事你们要你们办。” “诶?” 祝缨踱到了舆图前,指着一处地方说:“这里离普安州更近些,也更隐蔽一点,我打算在此练一支兵。” “哈?”祝炼说。 祝缨对赵苏和苏喆道:“看得不错,将来天下未必还太平,是有咱们施展的机会。无论是多好的机会,你得有准备。” 祝青君惊呆了,类似的话她刚才说过,但好像不是这个意思吧?!她的意思是,现在休养生息,种地、繁衍人口,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抽丁征兵。现在秘密练兵是几个意思? 赵苏也惊呆了,他确实手痒,可没想这么“干”啊!这场面是不是太大了? 苏喆比他们都直白,她问:“姥,人死不能复生,姑姑也不想您这么……” 太狠了吧?想干啥? 祝缨团起个纸球砸到她的头上:“胡说八道!插手外面的事,就真的只空提着两只手出去吗?还得自己手上硬,不提刀,没用。” 赵苏道:“王、施二位,也不算太差吧?到不了要用兵……” 祝缨冷冷地道:“你说漏了一件事——朝廷之前许各地招募兵士。王、施二人要是没变,就必须设法收回这一条。这才是最容易出事的地方,不得不防。” 几人都是一惊,还真是……忽略了这个。安南自己就是这种人,理所当然会忘掉朝廷只要有余力,就一定不会允许地方上“拥兵”的。王、施当然不是庸劣的纨绔,但这件事确实困难重重,容易出岔子。 祝青君道:“不会拿咱们开刀的。” 苏喆道:“只怕动了别人会影响到咱们,也是该准备着。” 祝青君不反驳了,提出了实际问题:“要多少人?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如何保密?壮丁多有妻儿,家中还有田地要耕种,收成受影响怎么办?” 祝缨道:“所以找你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