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接着,郑熹又派人去找郝大方。最后让陆超给祝缨处送了个帖子,说是明天要过府一叙。 安排好这些事,才命人搬了行李,到母亲卧房外间去。郑绅见状忙说:“爹,还是我来吧。” 郑熹摆了摆手:“不用你。” 郑绅也不敢反驳,只得在郡主正房旁的厢房里寻了间屋子宿下了。 …… 另一边,郑熹下的帖子却又让祝府起了猜测。 郑熹很少到祝缨家来,有事多半是下张帖子或者是派人把祝缨叫到郑府去。更多的时候是祝缨比较自觉地到郑府去。 近来郑熹下帖召人变得少了一些,有时是派儿子、偶尔是亲自过来。 弄得祝缨不像是与他更亲近,而是与陈萌交情更深的样子——陈家父子与祝府往来反而更密切。 祝缨打开帖子一看,就怀疑这帖子与近来朝上的事情有关了。 她不动声色,对苏喆、林风等人说:“明天府里好好准备,郑相公要过来。” 苏喆一看赵苏等人都不在跟前,自己责无旁贷地问:“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祝缨道:“能有什么事?有得商量就不算大事儿。” 苏喆还是不放心,她近来很闲,岳桓做了礼部尚书之后对她也如姚臻一样的关照,同样的,也没交给她什么差使。 岳桓比姚臻不同之处还在于将她看作个学生。苏喆曾被祝缨带到岳府许多次请教,她又在刘松年府里呆过,岳桓与杨静也称得上是“同门”,都是从岳桓祖父那里传下来的学问。苏喆请教杨静的事儿,岳桓也知道了。岳桓看她像看晚辈,又寻了些书籍来给她布置功课。 学习,苏喆是喜欢的,但是岳桓与杨静一样,教授的东西总是能时不时地让她难受。 她是比较乐见朝廷有点事,能让她做点事,免得闹心。 她特意留到了最后,又缠着祝缨询问。 祝缨道:“应该是朝上的事儿。或许,与陛下这些日子的举动有关。” “陛下近来好像是越来越有章法了呢。” “对呀。” “那是好事呀。” 祝缨道:“那要看你怎么看了。” 苏喆疑惑地问:“人主无能,朝令夕改、不能令群臣拜服,朝廷就会混乱,天下就会颓丧。皇帝有章法,怎么会是坏事呢?” “嗯,那对天下似乎是有些好处的,可对具体的大臣,就未必了。你这些日子,只管看,看陛下与丞相们之间的相处。” “看不到哎……” “把邸报仔仔细细地读,读一读官员调动。认真听,听一听京城的变故。再好好想一想。” “是。” 苏喆满腹疑问地走了,她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有章法的皇帝会有负面的影响。 而祝缨则亲自理了一遍明天待客的步骤,以免出现什么纰漏。 ………… 次日,早朝,平安无事。 祝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上的事务。 政事堂里却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窦朋看到了一份奏本,唤了郑熹一声:“恭安公主下降令郎的事情,你怎么看?” 郑熹回过神来,道:“哦,本已议婚,因为先帝驾崩,故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