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一声‘主’。”王矗显然是故意曲解裴少淮的话义,话里话外都带着刺,又掺着些清高和傲意。 王矗自斟一杯,饮下示意无毒,才给裴少淮斟酒。 一边斟酒,一边自嘲言道:“这个世道,它分三六九等,王某本想自称一声庶民,可转念一想,家有茅屋几间、薄田几亩,耕织为生,才敢称之为‘庶’。租人田亩、替人卖力的称之为‘佃’,无活计傍身、游手好闲的称之为‘氓’,而既无房屋安身,又无田亩糊口的,只能称之为‘流’,王某是连庶民都不配当呀。” 他最后说道:“这些都是士大夫们定义的称谓,恕王某愚钝,也不知自己究竟该称呼为什么。”又把问题抛回给了裴少淮。 裴少淮当即意识到,眼前这位形似读书人的海贼头目并不简单,他是有备而来,且一开始就进入了谈判状态。 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他的意图。 那封大白话的信成了王矗的一个借口,听似不愿意来,最后一日勉强答应,实则是为了吊一吊裴少淮的胃口。 一套三六九等的话术,无非是想说出海劫银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世道逼得他连庶民都当不起。又借此压一压裴少淮,占据谈判的上风。 裴少淮目的很明确,他是为了谈合作而来,而不是理论谁对谁错,岂能被王矗牵着鼻子走。遂应道:“不管是‘佃’是‘氓’,或是‘流’,总是我大庆之民。” 又提醒道:“只是也莫忘了,窃民钱财称之为‘盗’,劫民货物称之为‘匪’,卖民叛变称之为‘奸’,祸乱百姓的称之为‘贼’。” 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民,却又干着祸害百姓的事,有何资格谈称谓。 酒香醇厚,醉鹅色鲜,裴少淮一口没尝。官和贼之间天生相斥,不会因为都是读书人而一见如故,谈成合作靠的不是诚意,而是利益。 王矗哈哈大笑,呼道:“好一个盗匪奸贼,大人说得好。”这一刻,他的神态与身上的书生衣袍仿佛是割裂的,他质问道,“窃民钱财、劫民货物,高官豪贵兼并田亩、吮尽民脂,不是窃乎?官商垄断泉州渡口,独占厚利,不是劫乎?这些人不是盗不是贼,独我王某人一个是盗是贼?” “同样是谋出路,怎么读书、科考、当官,就被人津津乐道,而我岛上那帮兄弟,却过得东躲西藏?”王矗继续发问道。 最后愤慨道:“广纳贤士,广纳贤士,终究是只纳学士,不纳壮士。” 裴少淮猜想,王矗身穿士子蓝袍而来,便说明他对读书耿耿于怀,矛盾又妥协着,也许自己都看不起现在的自己。也许王矗正是一个科考不得志的学子,走投无路之下出海为贼,凭着学识机谋成了如今的一岛之主。 面对王矗的一连发问,裴少淮只答了自己能答的,应道:“岛上聚众成帮,海上游弋收财,一开始可以唾骂这个世道的不公,以走投无路、官逼民反为由,可渐渐之后,帮派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不再限于寻常富足,你又当何去何从?抢的终究比挣的来得快。” “即便是你守住了本心,但能不能守住手底下的人,犹未可知。”裴少淮道。 最后只会是祸害百姓。 也终会被官府、百姓所除。 这是避不开的下场。 此时,海上明月已升高,月轮看着缩小了几分,而月光下的沧海则开阔了许多,海腥味随风吹来,海潮咆哮无序,散去了明月初升时的浪漫诗意,增添了海上孤岛的真实。 趁着王矗怔怔然的间隙,裴少淮切入正题,道:“你我今日谈的是合作,不是对错。” “十月在即,倭寇来犯,你我皆不忍临海百姓被扰被掠,合力将他们拦下来,我取其功,你取其赏,正经挣银,何乐不为?” 他们是有合作基础在的。m.JzF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