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收拾,再被动离开,丢了里子也丢了面子,倒不如迎合皇上的心思,主动配合皇上变法。” 钟太医听得出来,娴妃说得很有道理。从这几日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税制改革中就能看出来,现在龙椅上的这位少年天子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他是真心实意地打算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改变部分官位世袭的情况,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钟太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娘娘说的是,臣都听您的。” “父亲别担心,女儿也不是逼着您现在就离开太医院,现在还不是时候。”钟氏徐徐说道:“不过就算您离开了太医院,咱们钟家也不见得便就此没落了。您别忘了,咱们还有悦儿。他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翰林院修撰了,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提起自己的二儿子,钟太医也是不由得面露笑容。 他们钟家世代从医,这么多年了,只有娴妃的弟弟钟悦跑去读书考科举。没想到钟悦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在朝为官。 不过,钟太医还是有一些顾虑:“那等过几年,臣从太医院离开之后,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娴妃婉约地笑道:“您要是怕将来呆在府里太闷的话,可以在外开医馆,也可以巡游四方,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娴妃知道,她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太医,一时间在观念上可能转变不过来,便一点点地劝他:“行医可以救人,但只有在朝为官,才能够救世。我们钟家,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太上皇v:听说最近有人盼着朕驾崩???少女,你的思想很危险啊(皱眉) 第13章 对于娴妃的话,钟太医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接受。但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而是先答应了下来,打算等回去之后再仔细琢磨琢磨。 就在后宫里为了皇后有孕,娴妃和裕妃共同掌权之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裴清殊的税制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新政一出,朝中果然有不少老臣倚老卖老,提出反对意见。 对于那些提出“祖宗规矩不可废”的老顽固,裴清殊并没有因为政见不和,就对他们破口大骂。 恰恰相反,裴清殊表现出非常感动的样子来,盛赞他们对大齐的忠心。然后给那几个老臣都封了个好听的虚职,送到河北守陵去了。 这般送走了几个老臣之后,朝中反对改革的声音立马弱了不少。 开玩笑,给皇家做守陵人听起来光荣,可谁都知道,河北那边各方面的条件都远远不如京城,去了不就是受罪的吗? 他们为大齐操劳了一辈子,谁愿意落得一个那样的下场? 但他们又不能抗旨不尊——不然就不仅仅是对当今皇帝不敬,还是对大齐历代皇帝的不敬! 这种罪名,就是位极人臣的首辅大臣都承担不起。 除了这些冥顽不化的顽固派大臣之外,还有许多朝臣提出反对意见,是因为他们和太祖皇帝一样,认为把地方税收全都集中到中央来,再由中央发放财政资金给地方,是一种多此一举的行为,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听到这种说法之后,裴清殊直接给户部尚书龙启章使了一个眼色。 龙启章闻弦歌而知雅意,赶忙站了出来,表示户部完全有能力承担此项职责。 不仅如此,龙启章为了帮助裴清殊推行新政,还当众放话,说是只要新政实行,以后的国库收入一定会比现在更高,绝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浪费。 连户部尚书龙启章都这么说了,那些不相干的大臣还能说什么? 还有些人心里虽然不服气,但是他们故意不说话了,就等着一年之后国库亏空,看龙启章当众被打脸。 不过,还是有一些太上皇的心腹,对裴清殊一继位就这么折腾的行为表示不满。 但他们又怕自己会像之前的那些个老臣一样,被裴清殊发配去守陵,所以就没有在明面上提出反对,而是私底下悄悄地给远在建福宫的太上皇写信,请太上皇出面“管一管”裴清殊这个不懂事的少年天子。 谁知道等来等去,怎么都等不来太上皇的回信。 直到新政都颁行到全国各地去了,太上皇才言简意赅地回了他们几个字:都听殊儿的。M.jzfcBj.cOM